陣痛失戀:The Science of Sleep

20070519-1

港譯《戀愛夢遊中》| © Warner Independent Pictures

電影《The Science of Sleep》於 昨年十二月在香港舉行的法國電影節公演,須然只演寥寥數場,已經帶來一陣子哄動,數個blogger也曾精闢探討。早前才推出影碟,隨即推介此 Cult 片 子。

導演是曾拍製另一Cult片《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無痛失戀》Michel Gondry,今次更全權負責編劇,籌備經年,卒之拍攝完畢。上次《Eternal》是與鬼才編劇 Charlie Kaufman 一起創作,搞鬼原創概念故事,亦不乏特別視覺原素。這趟獨自編導,故事須則欠缺大原創,只建基於一個“Parallel Synchronized Randomness”概念的小品戀愛故事,再加上搞鬼 little magical 視覺原素,令該片的魔法力無邊。

其中一幕誇張的夢境

其中一幕誇張的夢境 | © Warner Independent Pictures

Michel 採用的魔法大至可分三種:第一,極raw但實質非常精密的夢中場景及 animation;第二,用「門」這原素來穿梭接合現實與夢境;第三, 一些反現實認知的小 發明以豐富視覺效果。其實有更多魔法被施展,實不能盡錄。驟聽,好像沒有甚麼原創法力,我幾可肯定他深受 Woody Allen 影響。當中,出現了偌大的很像道具的道具手掌、擬人法的大腦控制室、穿著 costume 裝扮其他生物等,全都曾經在 Woody 的電影出 現過。但作為一個視覺美學主導的導演,他絕對是拍 Cult 片的其中一位佼佼 者。

在這裡,我只談視界,故事的大綱等不在此討論,大家可搜尋其他日誌!

Advertisement

2006年最佳服裝指導電影

港譯《嘮嘈神父摔跤你》

港譯《嘮嘈神父摔跤你》 | © Paramount Pictures

幾篇前曾經推薦了2006年最佳電影,今次再推介2006年最佳服裝指導的電影—《Nacho Libre》。這齣電影不是經典的古裝片子,又不是酷的匪幫類片子,而是一齣不節不扣的喜劇!

不竟可以很自由地演繹服飾,就只有超脫現實的情景,及反傳統的誇張手法。時空設定:近代的墨西哥。地點設定:近郊的修道院。主角設定:諧星 Jack Black 飾演的修士兼廚師。主軸設定:一個反叛的修士晚上偷偷以化名“Nacho Libre”去打摔跤。副軸設定:那個「摔跤手」修士喜歡了新來的修女。《Nacho Libre》此影片正是這樣的一齣荷里活程式 Cult 片!

以上描述了意識上的 Cult,但實際上也描述了美術上的 Cult。大家有沒有想起數年前的 Diesel廣告,那 輯廣告正是時空設定於墨西哥,濃濃的色彩,簡陋的環境,黝黑的「小爆炸頭」示範模特兒。事實上,只要包 裝成中南美風情,色彩斑斕,Cult 味已十分濃郁。再者該片的服裝設計的對立,用上窮人 DIY 自製的、創意的「自由式」服飾,對抗另一端上層階級的、華麗 的紳士「制服式」服飾。那 些既得利益的 專業摔跤手及其經理人,他們身穿畢挺西裝,頭戴華麗的摔跤手頭套,或闊邊帽子。他們代表著上層社會的奢華,不信聖經,只信資本主義教條的教徒。

"The Skeleton"的自製服飾

“The Skeleton”的自製服飾 | © Paramount Pictures

窮人的這邊廂,由摔跤手“Nacho Libre (Jack Black 飾演) ”的伙伴“The Skeleton”擁有的 DIY 材能代表,替 Jack Black 及自己創製造型服。他們代表著下層社會的樸實,篤信聖經,但無奈地過著刻苦的生活。Jack Black 的造型服當然是惹人笑的居多,但也有一、兩套服飾相當酷的,如一套湖水藍 Tight-fitted Glam Style 服、及另一套荷葉邊恤衫配襯。當然,“The Skeleton”自創造型最為出色,須然他很 skinny,但他每次出場的 style 都很酷。最酷是左圖所示的一個造型,那是一件背部及袖口有花草印花的白色 quilted blazer,內襯白色樽領衣,下身襯一條湖水藍花草圖案的窄身褲。So Cool ‘n’ Cult!

試想想,假如《少林足球》現在開拍續集,並參考《Nacho Libre》對服裝設計的精巧細心,可預見《少林足球續集》會更加Cult、更能衝激世界電影!

2006年最佳美術電影

香港譯名《七殺令》,爛得很!!?

香港譯名《七殺令》,爛得很!!? | © imdb.com

2006年過去,回望一整年的時裝美術的潮流,應該屬於“Evolved Gothic”了!最大功勞應歸根於時裝界的「骷髏頭」作 icon 的 Gothic style,將時尚了好一段時間的糜爛美,推至高峰,並將會衰落褪變。2007年將會由“Modern Baroque”趨勢接棒,除時裝外,平面、室內、首飾等界別都會大溶匯。當中可有兩支分枝,其一是偏向糜爛的、淒美的;其二是剛剛對立的,偏方整潔的、 貴族的。

電影美指方面,不必追入潮流的防空洞,大可我行我素。當中,經 Drezier「嚴選」,2006年最佳美術是一部名不經傳的《Lucky Number Slevin 七殺令》電影。原因是簡單的—《Wallpaper》加「Marvel 漫畫」。很多時,好的美指就是簡單的「A+B」, 化學作用起來罷 了。潮流歸潮流;美術歸美術。把弄美術,只要美就行,時尚只屬附庸的附加值。

《Wallpaper》自1999年創刊以來,對美術的影響可不少呢!想不到,真正影響電影美術的來得這晚,這是一部完完全全由服飾、場景設計至攝影角 度,都受著《Wallpaper》的影響。「Marvel 漫畫」對這電影的影響也不少,主要是部分歹角的造型設計、剪接及鏡頭運用。這樣的製作所需的費用不會大, 效果郤出乎意料之好、之「Cult」。

至於其他方面,不提也罷,劇本懸疑性尚好,但一眾大明星的 演出卻爛得很,當然導演 Paul McGuigan 也有莫大責任!總窺,這是一部 casted with 影帝級明星、製作非常認真的荷里活B級大「Cult」片。

When Dream Comes Reality

《Stay》電影海報

《Stay》電影海報 | © 20th Century Fox

有否發過一些特別的夢?不是那些靈異的或色情的,而是一些 seriously art-directed 的、美化 了的夢。有一次,夢見一片沙漠大平原上的一座座 Refinery Plant 裡,在黑夜裡的微弱的黃黃綠綠燈光下,所有境像就像「Dick Tracy」剪影動畫一般,而我所夢見的的確確是一幕幕動畫。動畫夢境中,突然出現了一個黑影,那個黑影飛到我的跟前。原來是「蝙蝠俠」!而我立 刻使出一招「橡膠飛腿」(我應該是「橡膠俠」吧!),「蝙蝠俠」小跳閃避後,便回敬一招「蝙蝠飛鏢」,我以體操般「橡膠小跳」(上身先躍起空中而雙腳還站在地上,腹部拉長了十倍以上,跟著下身才隨著上身彈上半 空),以前空翻跳至「蝙蝠俠」的 後方。誰不知,他使出同一招「橡膠小跳」 躍身於我後方⋯我也給他的複製招式嚇醒了。

另一個「異境」,「發生」於一幢偌大的沒有甚麼裝飾的歐洲大屋內。我開始躲躲閃閃地走進一間密室,隨即與同行的同黨開始嘗試打開那裡的保險庫。原來我們這 伙身穿普 通街頭服的匪幫,來一幕《Mission: Impossible》式盜竊大行動。在準備打開保險庫最後一刻,我醒了。平平無奇耶!精采部分是在「第二段」,迷迷糊糊間我再次睡著。我再一次 回到似是同一個開場「場景」,身處一幢偌大的歐洲大屋內, 所有景物跟之前的一模一樣,不同的是裝修得非常華麗的 Baroque 式的。每一個動 作,每一個分鏡,都 跟之前一模一樣,我們再次偷進那間密室。不得了,當 我回看後方的同黨時,發現我的女同黨突然美麗了許多。她化了舞台式化妝,還穿上了緊身低胸黑色皮革 jumpsuit 行動服,而我也穿上了相似的服飾,及頭 帶通訊用的 headset。下一個行動,我當然清楚,所有事物是認真的 art-directed⋯醒來後,我才醒覺第一段是一個 rehearsal,而第 二段才是正式「公演」。

多年來,我不斷在想怎樣才可以拍出一駒夢境的電影?直至最近看了電影《Stay》, 我才洞悉夢境是如何演繹及 art direction。大家一定發過夢,所以會明 白我不能用文字來形容,也不能嘗試評論電影的編劇等,因為夢境是不能評定邏輯及標準的。請大家自己瞧瞧吧!

(有關《Stay》導演 Marc Foster 的更多參考,請看二零零四年的電影《Finding Neverland》及二零零一年的電影《Monster’s Ball》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