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^ Copyright © Drezier Communications
SEE MORE.
TO BE SOMETHING優閒式文化藝術網上月刊:www.tobesomething.com
This Culture topic includes two core stream: one is ethnic culture and the other is sub-culture of different group of people. Therefore, Chinese culture must be one inspiration that we concerned most.
^ Copyright © Drezier Communications
SEE MORE.
TO BE SOMETHING優閒式文化藝術網上月刊:www.tobesomething.com
^ Copyright © Drezier Communications
「百貨文化從來沒有在這塊『國際』城市出現過!」這句話可能太苛刻,只能強說來自日本的Sogo 屬於這個行業的佼佼者。
位於東京原宿的LaForet
無疑,Sogo 對香港及台灣兩地本土的百貨業有莫大的影響。在香港,只有 Sogo 才擁有絕對獨立的購物空間,與建築本體結合,帶動身處者的親身體驗。不 過,Sogo 所沒有的是一個獨特的意識形態,她只是一個 self-contented 的大型冷氣商場式百貨。至於其他百貨,連卡佛、LCX、 Log-on、Harvey Nichols 等有發揮本體獨立的形象間空(不是意識形態),而沒有的空間當然是地產空間,配合其獨特的百貨業流動線。
在台灣,Sogo 就對其百貨業有重大的影響。最重要的是推動了中興百貨的行銷定位,進而引發一場維持了十多年的意識形態廣 告的大風暴。至此,「中興」已經 成為時尚的代名詞。時尚不是可以用口來形容的,也不能單單造一兩個形象廣告,就變換本體落伍的意識形態。多年前,香港的百貨業還有推形象廣告的年代,它們 只是在 喊「我們是如何獨特的!」,而人們對於它們的意識形態是沒有改觀的。
很多人看台灣的文化不大認同,但要對台灣的百貨文化改觀,你便要看這本集合中興百貨由1988至1999年十二年間的廣告全集《NEW ARRIVAL》。製造廣告有很多方式,有的自說自話,有的自吹自擂。最有效的是以客觀的角色,去處理整個意念,潛藏該公司的意識形態,文案當然 要時尚兼潤飾 一番。
東京工藝大學藝術系學生早前於Museum LaForet Harajuku展覽畢業作品
在另一邊廂的日本百貨文化,除我們認識的 Sogo 等,Parco 及 Tokyo Hands 也廣為經常旅日的人所熟識。大部分日本百貨都附設展覽場地,而展覽品則配合本體意識形態, 建立整體消費文化。要做到這事,沒有其他方法,只好親自興建大樓,建構自主的體驗空間。另一方面,廣告建構的意識形態空間亦極為重要。
前一篇文章介紹 Nagi Noda 作品時,曾提及日本潮流百貨店 LaForet。本店位於原宿的 LaForet,不但擁有一個偌大而位於頂層的展覽場館轉樓梯,於樓梯半層處加大樓面面積作購物空 間,主樓以 半圓形走廊設計連接樓 梯,創造一條單一的建築流動線,令身處者體驗整套建築及購物空間。要走上時尚潮流頂尖,由 Nagi Noda 操刀的 LaForet 廣告也有一手。她們創建一套 時尚方程式,把型格幽默地演繹, 設定美術風格屬前衛兼可觀,令觀者體驗她們更大的意識形態空間。
^ Copyright © Drezier Communications
Les Artistes Café & Art Gallery X To Be magazine
To Be Something e-magazine issue no.2 is now online.
二〇〇五年八月推出《TO BE》新生號
^ Copyright © Drezier Communications
二〇〇六年四月與 Les Artistes 攜手分冊出《TO BE》網上別冊
TO BE SOMETHING
優閒式文化藝術網上月刊
(網址:www.tobesomething.com)
^ Copyright © Drezier Communications
Les Artistes Café & Art Gallery X To Be magazine
To Be Something e-magazine issue no.1 is now online.
^ Copyright © Drezier Communications
Smiley day is on – TO BE magazine Reborn issue #2: TO HAVE A GOOD DAY 😉
Now available at Mackie Study, Kubrick, Basheer and selected bookshops.
^ Copyright © Drezier Communications
TO BE magazine is it – a seasonal periodical that explores the mutation of beings in a collision of words and visuals. Available at Mackie Study, Kubrick and selected spots.